打造智慧园区 助力企业上云
400-008-2859/span>
关注微信公众号"龙智造工业云"
了解更多动态
发布时间:2025-01-15 09:52:38
中国钢铁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有诸多新的突破和进展,以下是部分介绍:
生产工艺创新
新型炼铁技术:中南大学张文海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型炼铁技术,能够在 3 到 6 秒内将铁矿石冶炼成铁,与传统高炉炼铁至少 6 小时相比,效率提升 3600 倍以上。该技术可有效利用我国含铁量较低的铁矿石,降低对高品质进口矿石的依赖。
氢冶金技术:2024 年,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和建设的纯氢多稳态竖炉示范工程正式运行,稳定运行 2000h,生产直接还原铁 4000t,常态金属化率达到 97%-99.4%。河钢全球首例 120 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应用绿氢还原实现稳定生产,其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投产,实现了河钢集团绿色汽车板工艺路线的全链条贯通。
产品质量提升
超薄钢轧制:首钢京唐 MCCR 产线成功试制出 0.7 毫米的超薄规格产品,不仅实现了 0.8 毫米超薄规格产品单浇次千吨级批量生产,还突破了 0.75 毫米的极限规格,满足了汽车、家电等高端制造业对超薄钢材的需求。
超纯铁制备:由上海大学、河北龙凤山铸业有限公司等单位成立的纯铁项目组,经过 2 年攻关,成功生产出杂质总含量为 7.7ppm、纯度达到 5n2(99.9992%)的超纯铁,迈入世界前列,为超高纯铁的制备及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
智慧高炉系统:梅钢与东北大学合作研发的智慧高炉系统在梅钢 4070m3 高炉上成功应用,形成了 “原燃料 - 操作 - 状态 - 渣铁” 的全链条数据治理方案,构建了智能诊断高炉智慧模型,可提前 1-3h 精准预测炉况参数发展趋势,提前 6h 调整配料方案应对原燃料质量变化,实现了炼铁全流程低碳生产新模式。
节能环保技术:钢铁企业积极采用电弧炉等节能环保的生产工艺,开发出活性焦脱硫脱硝一体化、高炉煤气精脱硫、无组织排放管控一体化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工业领域运输结构绿色转型。
装备国产化与大型化
冶金装备国产化:我国主要工序主体装备国产化率达到 95% 以上,拥有一批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冶金设计院、工程咨询公司和工程公司,具备自主设计、自主建设、以国产设备为主体的千万吨级钢厂能力,降低了对进口设备的依赖。
大型装备应用:我国拥有世界最现代化、最大型的冶金装备,如先进的大型高炉、转炉、连铸机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钢铁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