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园区 助力企业上云
400-008-2859/span>
关注微信公众号"龙智造工业云"
了解更多动态
发布时间:2025-05-23 09:12:26
核心观点:
2025年一季度,化工原材料市场呈现供需错配与成本传导并行的特征,乙烯、纯碱及丙烯酸价格波动受能源成本、下游产能释放及环保政策影响显著。
具体分析:
乙烯:成本主导与需求分化
截至2025年3月,亚洲乙烯CFR东北亚价格环比上涨4.2%,同比上涨8.5%。成本端,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布伦特原油均价约85美元/桶)推高石脑油裂解成本,但美国乙烷裂解装置因寒潮减产,全球乙烯供应趋紧。需求端,聚乙烯(PE)受包装行业拉动,但乙二醇(MEG)因纺织业出口放缓而需求疲软。中国新增乙烯产能(如广东石化120万吨/年装置)逐步释放,但进口依赖度仍超30%。
纯碱:光伏玻璃需求支撑
国内轻质纯碱价格环比上涨2.3%,重质纯碱上涨3.1%。光伏玻璃产能持续扩张(2025年新增日熔量超2万吨),推动重碱需求增长;浮法玻璃受房地产竣工面积下滑影响,需求疲软。供给端,连云港碱业等老旧产能退出,但青海、内蒙古等低成本地区新增产能释放,行业开工率维持高位。
丙烯酸:供需紧平衡与成本压力
华东地区丙烯酸精酸价格环比上涨5.8%,主要受原料丙烯价格上涨(环比+3.5%)及下游SAP(高吸水性树脂)需求拉动。出口方面,东南亚卫生用品需求复苏,中国丙烯酸出口量同比增长15%。但环保政策趋严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停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未来趋势与风险提示:
乙烯价格或随原油波动,但需关注美国乙烷供应恢复进度;纯碱价格受光伏玻璃需求支撑,但浮法玻璃拖累上行空间;丙烯酸需警惕原料丙烯价格波动及出口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