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园区 助力企业上云
400-008-2859/span>
关注微信公众号"龙智造工业云"
了解更多动态
发布时间:2025-05-23 09:13:34
核心观点:
能源原材料价格受地缘政治、环保政策及新能源转型影响,煤炭、天然气价格震荡分化,锂矿因供需缺口收窄而承压。
具体分析:
煤炭:政策调控与需求季节性波动
2025年一季度,动力煤(Q5500)价格环比下跌2.1%,同比下跌5.3%。供给端,国内煤炭产量维持高位(日均产量超1200万吨),进口煤(印尼、俄罗斯)同比激增20%;需求端,春节后工业用电需求回升,但水电、风电发电量增长部分替代火电。政策方面,国家发改委要求长协煤履约率保持100%,抑制市场煤价波动。
天然气:地缘冲突与库存压力
TTF天然气期货价格环比上涨12%,主要受俄乌冲突升级及欧洲库存水平低于五年均值影响。中国LNG进口量同比下降8%,因国内气田增产(如长庆油田)及管道气供应增加。需求端,工业用气受经济回暖拉动,但民用气受暖冬影响需求疲软。
锂矿:供需格局逆转与价格下行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环比下跌15%,至9.5万元/吨。供给端,澳大利亚、智利锂矿产能释放,叠加中国盐湖提锂技术突破(成本低于6万元/吨),全球锂资源供应过剩;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2025年预期增速25%),储能领域需求增长但难以完全消化过剩产能。
未来趋势与风险提示:
煤炭价格或因夏季用电高峰反弹,但需关注新能源替代进度;天然气受地缘政治影响波动加剧,需警惕欧洲补库需求;锂矿价格或延续下行趋势,但需关注企业减产及下游补库节奏。